齲齒的病變,是由淺入深,由小到大,從沒有癥狀到疼痛難熬,逐漸發展而加重的。初期的齲齒是沒有什幺癥狀的,僅在牙釉質的表面上有大小不一的黃褐色斑點。因此,常常不容易被人們所注意,多數病人是在體格檢查時,才被發現的。臨床上稱這一期的齲齒為淺齲。齲蝕繼續發展,深入到牙本質淺層,這時在牙齒的表面可出現一個明顯的黑洞。病者往往一吃糖就疼痛,一經漱口就不痛了。這一期的齲齒,臨床上叫它為中齲。齲蝕如繼續向深部擴大,到達牙本質深層并接近牙髓腔時,對冷、熱的溫度刺激可出現疼痛。由于齲洞離牙髓比較近,齲洞內的細菌和細菌所產生的毒素容易滲透到牙髓組織,引起急性牙髓炎,使患牙發生劇烈疼痛。這一期的齲齒,臨床上叫它為深齲。
深齲如再不治療,牙冠可大部被齲蝕而破壞,成為殘冠。牙髓也因炎癥而發生壞死,病牙的疼痛感覺反而減輕或消失。這時細菌可通過牙髓向根尖擴散,引起牙齒根尖部的病變。齲齒發展到最后階段是牙冠完全被齲蝕所破壞,流下殘根。殘根往往是引起其它全身疾病的病根,應予拔除。
五點預防“齲齒”
1.刷牙:幼兒在兩歲半到三歲時應開始學習刷牙。刷牙可以清除粘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。由于刷毛不能進入咬頜面窩溝和牙間隙,因此刷牙不能預防牙齒窩溝和領面齲發生。
2.使用含氟牙膏:氟可以改變牙齒的結構,提高牙齒的抗酸能力,還具有抑制細菌的作用。最常見的含氟物品有氟化水源、氟滴劑、氟片、含氟牙膏、含氟凝膠、含氟漱口液等。
3.窩溝封閉:牙齒咀嚼面有許多細微的窩溝,牙齒的齲壞易從這些地方開始。窩溝封閉可防止食物殘渣和細菌在窩溝堆積。6歲時第一恒磨牙萌出后應及時做窩溝封閉。
4.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:五谷雜糧、豆類;鮮奶及奶制品類;魚、肉、蛋類;蔬菜和水果類有益于牙齒。軟而粘的糖果、甜飲料待對牙齒有害,應從小養成少吃零食和甜食,尤其是睡前不吃東西的好習慣。
5.定期進行口腔檢查:每半年或一年到正規口腔醫院看一次牙醫,做到有病早治,無病早防。
建議:齲齒治療定期口腔檢查。
兒童應每半年或一年檢查一次,以便早日發現齲齒,早期充填。淺層齲齒如能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不僅可以阻止齲齒的發展,而且可以恢復牙齒形態機功能,同時淡齲操作簡便,充填物不易脫落。所以、及時發現淺層齲是治療齲齒的有利時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