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天,一段由17位醫生錄制的時長4分36秒、名為“尊醫宣言”的視頻,在網絡走紅,就連上海市委書記韓正、地產界大鱷潘石屹、任志強等轉發表示支持。起因是近2個月來,全國連續報道發生了20多起傷醫事件,使原本緊張的醫患關系問題再度成為社會輿論熱點。
該視頻在醫師微信朋友圈轉發留言熱詞中提到最多的是“尊重”兩字,就是在呼吁尊重生命、尊重醫師、尊重患者。
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,老百姓常說“什么也不如人命值錢”,提示人們要尊重生命,還要珍惜生命、延續寶貴的生命。然而自然界通過疾病、各種傷害以及災難給人的生命設定界限,結果是人不可能永生不死。
作為一名醫師只是能夠通過掌握的現有的醫學知識、醫療設備和醫療技術,幫助患者減輕病痛、減低傷害、延續生命或不復發疾病的狀態。這是人們對于醫療的價值期待,正是醫師社會責任的價值皈依,確實是醫患雙方共同的目的。
在生命與疾病的博弈中醫患不但是一伙的,而且是同等重要的。因為人最寶貴的兩樣東西是生命和靈魂,即由一條肉身的命和一顆理性的心共同構成完整的人。在問診中,患者自己要將肉體病痛的真實感受,全面準確的表述給醫師;在治療時,把自己體質和對療效體會,及時準確的與醫師溝通;在決策時,并從自身條件和愿望出發,實事求是的情況告訴醫師。這就像建筑師在建筑一座大型建筑之前,總會首先全面了解、考察并勘測地層,看其能否承受的重量一樣的道理。
生命,原本是單純的。而今天,許多時候,我們不是作為生命在活,而是作為欲望、野心、身份、稱謂在活,為財富、名聲、地位所活。致使醫患關系問題所累,似乎越來越復雜,正如有人所言,醫患關系是一個多元N次方的問題。
在醫療中的生命,應回歸單純本源。醫者為患者治療過程中,應不該涉及身份與稱謂、工資與收入、考核和壓力等問題,純碎為了是實現醫療的價值,為患者獲取最好的治療結果,使患者肉體之身能夠繼續正常“工作”,同時,關注給予患者內心傳遞溫暖和力量;作為病人,要意識到與疾病是一場“遭遇戰”,而且常常是生死之戰,可以預防但無法避免,最簡單和最有效的辦法是給予醫者充分信任和共同解決面臨的困難。
一個好的醫患關系的標志是,醫師專心看病,患者安心就醫,醫患雙方相互尊敬、敬重、承認并認真對待,醫患雙方平等對話共同解決疾病問題。